教區會議問答

教區會議是甚麼?

教區會議是體現教區內天主子民彼此共融合一,按各人獨特的身分,分擔基督的司祭,先知和王道職務。它是地方教會的司鐸與基督信徒所舉行的會議,以協助教區主教促進整個教區團體的福祉,靠天主恩寵的助佑,提出新的牧靈計劃重點。

為甚麼要舉行教區會議?

面對第三個千年的各種挑戰,為檢討過去,策劃未來,召開教區會議,實有必要。

香港教區在三十年前,已故徐誠斌主教曾召開首屆教區會議,發揮梵二精神。七0至八0年代,胡樞機參照亞洲主教團協會的文獻,推行司鐸及教友的「更新運動」。

過去十年,教區推行胡樞機「邁向光輝十年」牧函所定各項牧民福傳建議,並曾作出中期檢討及報告。

現在藉著慶祝救主降生二千禧年之際,正好回顧過去,展望將來,亦應與普世教會,同心同德,深化信仰,重振為基督見證的精神,並參考最近主教代表會議亞洲特別大會各項建議,進行探討新紀元、新發現、新方向的牧靈計劃。

教區會議在甚麼時候舉行?

今屆香港教區會議定於二○○○年三月四日舉行隆重的開幕彌撒,並召開教區會議第一次全體大會。

開幕典禮之前將舉辦推介會及印製有關會議單張及祈禱文,讓信友明白教區會議的意義及為此意向祈禱。

甚麼人要參加教區會議?

整個教區的天主子民,在不同情況下,以不同方式都可參加教區會議。

至於直接參與會議的人數,大約二百位,選自教區神職人員,男修會,女修會會士及平信徒,他們需要出席會議,選擇議題,並分成小組,編寫草案。經過公開諮詢,收集意見後,作出修訂。二百位與會成員,再就草案進行討論,擬出具體建議,並予以表決通過,作為諮詢性的文件,呈交主教酌量決定,落實執行。

在公開諮詢期間,希望全體信眾積極參與表達有關意見,並特別為教區會議祈禱。教區將印製祈禱文以便教友個人及在團體聚會時誦念,使教區會議成為香港教會的恩寵大事。

教區會議怎樣進行?

教區會議的進程可分三個階段:

(一)1.1 選取議題:由籌備委員會根據教區內已有的文件及信友最近的意見,研究出十三項議題,經主教批准,再讓二百位會眾選擇優次,作為大會的議題。(一個月)

1.2 編寫會議草案:按議題讓會眾分成多個專題小組,編寫草案初稿,即「第一草案」(三個月)

(二)2.1 全民諮詢:公開諮詢草案初稿,讓整個教區信友發表有關意見。收集意見後,由專責小組參考意見作出修訂,重寫草案,即「第二草案」。(三個月)

2.2 小組研究第二草案:各小組成員個人及以小組方式研究第二草案,並將意見以書面交有關小組,各小組可能要修改而成 「第三草案」。(二個月)

以上各階段約需時九個月。

(三) 最後階段:全體會議成員一起討論及議決每一個議題,需時約一個月。     

整個教區會議時間長短,視乎議題數目之多少而定。

X 個議題 = X 個草案,也就需要 X 個月的時間。

整個教區會議時間 = 9 + X 個月。

教區會議內容是甚麼?

教區會議內容基本上是由參與會議的成員選出。

籌備委員會先協助主教草擬出十三項議題供與會成員選擇,作為教區會議的議題。

這些議題來源是取材於上屆香港教區會議文憲,「邁向光輝十年」牧函及中期報告書,公教報「十大主題工作建議」,九九年六月對司鐸、修士、修女所收集的意見,主教代表會議亞洲特別大會告天主子民書等文件。

[回教區會議主目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