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更新

「除夕」按詞海釋義:舊俗陰曆十二月末日之夜為「除夕」,明日即另換新歲也。

舊式中國家庭 — 偶聞有等長者輩仍有如斯傾向,對舊東西都依依不捨,棄置之前,必三思而後行。要知,破舊的東西,會有礙家居衛生之嫌;而且堆積得多,也令居室有侷促之感,在這個情況之下,「除夕」前的大掃除風俗,允稱明智。而且,在風俗習慣的薰陶之下,大家自動自覺的去做,更屬上乘。昔日更加上燃點鞭炮,不期然的把蛇、蟲、鼠、蟻,驅除得一乾二淨。居住環境的清潔衛生工作,幹得有聲有色。

新年、新春、新人,多有意義的詞。

新年,帶給人新的機會,去嘗試幹好以前未能幹得好的事。

新春,為農事人家,是耕作開始的時候,在它身上他們都寄託幵豐收的希望。在四季分明的地域,新春極富「希望」的象徵意義。在冰封世界,新春更是再生之機,萬物復甦,蠢蠢欲動。

新人,是修行的人的理想,日日新,作新民。今日之我,已非昨日之我,意味幵更豐富的生命的成長。春天,使人對德性上的境界的想像有立體感。「春風得意馬蹄疾」,「踏花歸去馬蹄香」,既寫景,又描人。
教會的春天 — 復活節的時期是四旬期,教友們守齋、克己,務使死於罪惡,活於基督,打個「蟬蛻」之姿。

「李叔同(弘一大師)的靈性」一書的作者,描寫他出家前遁世斷食,寺廟清修,帶來精神上的大突破,非局外人容易了解的。

斷食期中,儘量謝絕談話。每日固定課業是練字、作印、靜坐。停食前後,食物是遞減的。

停食第一天,(斷食期的第七日),整日飲甘泉,斷絕人間煙火。「思路明晰,脈脈可見。文思漸起,不能自已。」

第二、三、四天,靜坐、習字、飲甘泉水。「無夢無罣,體輕心淨。靜坐時,自根靈明,天地萬籟聲聲不息。」

第五、六天:「精神一片靈明,思潮澎湃難抑,法喜無垠。」

第七天:「空空洞洞,既悲且欣。」

之後,吃稀粥,飲食逐次增進。期中作印,署名「李嬰」,取老子云:「能嬰兒乎。」之意。並記:「七天不食人間煙火。精神、筆力、思考奇利。」

是佛教式的嚴齋,但有助於我們對基督四十日嚴齋認識上的真實感。

這更新工夫,非口頭禪,非下苦工不可。而且,即便下了苦工,做了功課,還只是基礎、開始的階段。要達至更新的出神入化的境界,澈底的改造,好戲還在後頭。「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」,「數英雄人物,還看今朝」,「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,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。」(若12 : 32)
 
返回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