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肩 

年初,初覺左肩有些微痛楚,滿以為只是不小心,坐電梯時趕入電梯時與關閉的兩扇門相碰所引致,只要免去它勞力,不久便會自然痊癒的。

事實並非如此,成因也並未如此簡單,月復一月,還覺痛楚及轉動彎位幅度大大收窄,偏偏又要赴英幾個月作短期靈修及學習,負傷上陣,其實對行李提上提落,信心與手力也很有保留,不過,總算混得過去,但已在以拖曳為主的行李裝備,投資了不少,事後並無加深肩痛。

回港後,再向治腸胃內科醫生順便一再表明肩痛情況,他立即介紹到骨科專科醫生診治,時為八月,一治便至今十月底,尚需物理治療,不過已漸(真是漸漸的)入佳境。

物理治療師是英籍,但僑居中美加勒比海島國,她知道我屬教會人士,她第一個反應是「有趣」(interesting)。

過了一兩次治療後,她卻老實起來,她說教會與佛教的「一味」為「來世」積福,她才不以為然;現今世界,最重要的是當下一刻,抓緊時機,才是幵實之福。

真是大有啞子吃黃蓮的感受,她在「行刑」— 施行肩痛治療時,需屈屈、扯扯、扭扭,其中必定痛楚,這才有效用,但有個底線,「小痛則受,大痛則走」有點像中國孝道「小杖則受,大杖則走」;如此光景,與她進行思辯,怎生了得?

不知是否﹁隔籬飯香﹂,她反而問問佛家,道家普通道理。看來,她也是在尋找、開放自己心胸的。

診所物理治理,不同政府醫院,費用不菲,︵教區在這方面對司鐸的照顧確是恩惠至之︶,因此,偶有家境困難,但又需要來診所治理的, 她會盡力教病者家人多種方法,在家調理, 以相配合,她真有﹁敬業樂業﹂精神,或者還有點近乎﹁純真﹂呢!

我的情況,傷勢或起或伏,並不直線上升痊癒,不過每當漸入佳境,她也異常興奮。致謝之餘,她除客套語「唔使唔該」(with pleasure) 之外,真正感人之語為,『我會以這項差使為己任』( I treat this asmy mission )。我覺得信仰已經滲入這治療過程。

在主的安排,當這一切成為過去的話,定有許多回憶,像貝殼一樣,值得檢收和收藏的。

且看下回分解。

返回目錄